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工大要闻头版头条综合新闻教学科研交流合作媒体工大工大“家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大要闻 > 正文

多岗位锻炼是干部成长必由之路

2018-12-10    特约评论员    编辑:


  •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官吏交流轮岗,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领导干部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干部自从上任起就应该有这个思想准备。党委在这次中层干部换届调整中明确提出对干部多岗位培养、全方位历练,以交流轮岗增强干部队伍活力,这是我校本次干部调整工作的又一亮点。管理干部的任期制交流、班子建设中的结构性交流、年轻干部的培养性交流,是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选拔干部、培养干部的战略部署,是激发活力、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现实需要。
      多岗位锻炼有利于丰富工作阅历,助力干部全面成长。管窥蠡测,难成大器。担当不能水到渠成,好干部也不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不经历非常之事,难以成非常之才”。见多才能识广,千锤百炼才能炉火纯青。特别是年轻干部阅历浅、经历单、心理承受能力弱,必须要在攻坚克难的岗位上,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在急难险重的地方多做几次“热锅上的蚂蚁”,强作风、练内功、长本事。如此重用,年轻干部今后方能堪当大用。“宰相定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 干部尤其是“三门干部”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缺少基层实践工作锻炼,不了解基层,不了解师生,不接地气,不知实情,很难在机关干好工作。这次党委适应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提出了配齐配强二级学院领导班子的要求。这与中央和省委要求年轻干部下基层,与当地干部真刀实枪地干是一样的道理。最近省委选拔了一批70年代的厅级干部到县市区任主要领导,也是同样考虑。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基层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唐朝宰相张九龄提出的“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的选官制度,为唐朝官僚制度注入了活力,为造就“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干部在基层摔打,做事才会胸有师生、心有基层。“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干部多年不换岗,势必造成视野狭小,技能单一,成为其他工作的“门外汉”。习近平同志提出,要观察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对群众的感情、对待名利的态度、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这样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通过交流轮岗,注重发现干部的专长和最适合的岗位,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多岗位锻炼有利于激发进取精神,助力干部快速成长。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干部使用规律表明,干部在同一岗位上任职时间过长,求知欲和进取心会逐渐弱化,工作中容易滋生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实行轮岗交流,激发干部活力。俗话说,“技多不压身”。不同的岗位对人素质要求不同,面对新岗位、新环境、新任务,会促使干部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树立新形象,无疑会激发潜能、锻炼才干,重燃工作热情,使干部成为复合型、全面型人才。实行轮岗交流,注入发展动力。“树挪死,人挪活”。不同平台人的视野不同,干部轮岗将有效转变对经验惯例的过分依赖,赋予传统方法以新的思考,有助于更新工作理念,推动工作创新。曾国藩在其人生仕途中曾经“十年七迁”,先后担任过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礼部的侍郎,这让他既懂得军事,又明白经济,既谙熟民政,又善于管理,为他成为中流砥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行轮岗交流,增强队伍凝聚力。机关不知学院的苦,学院不懂机关的累;教学不懂思政工作的“经”,思政摸不着教学工作的“络”。根本原因在于干部缺乏流动经历单一,不善于换位思考缺乏同理心。机关不接地气所为之事可能不得人心,学院不能统筹布局好事办不好,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多岗位锻炼,正是组织上为干部队伍团结和谐、干事创业、奋发有为所采取的重要举措。
      多岗位锻炼有利于规避廉政风险,助力干部健康成长。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由“青蛙效应”到“鲶鱼效应”的转变。长期在一个领域工作,更有可能拉帮结派,形成利益集团。交流轮岗可以让权力围猎的隐患不断消除,有效避免重要岗位权力惯性可能带给干部的侵蚀,使干部摆脱各种不正常的“关系网”,是爱护干部的一种有效措施。清代大贪官和珅也并非生来就贪,他28岁担任户部尚书,但在户部任职长达二十三年,长期把持国家财政大权,令他终于抵挡不住贪腐诱惑,从八旗子弟中的青年才俊腐化堕落为令举国震惊的巨贪。世间少有新鲜事,几乎都是历史重演。久处一职,其神易衰,其志易摇,其心易变。本次学校换届调整对干部在同一岗位上的任职期限作出了明确规定,这既是上级有关文件的规定,也是帮助干部摆脱因在一个岗位部门待久了而形成的各种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从“人情链”“关系网”“利益圈”中解脱出来,是组织上为干部更好地投入工作、健康成长所采取的重要举措。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多岗位锻炼,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是组织给予丰富阅历的机会,能否真正得到锻炼还要看个人的认识水平和践行力度。通常提拔交流容易,平级交流难,个别干部存在留恋原岗位或失落心理。岗位不分“热门”还是“冷门”,工作没有“肥缺”或是“苦差”,正所谓百炼成钢,越是艰苦才越能得到磨练,才能政治上成熟、经验上丰富、业务上熟练。希望全体干部要充分认识轮岗交流的重要意义,以积极的态度接受组织调配,在新岗位上焕发新活力,激发新干劲,迸发新火花,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干部,因为交流,饱经历练,增长才干,臻于完美;
        工作,因为轮岗,转换思路,辟出新境,创出佳绩;
        学校,因为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助力“一流”!
  • 上一条:校党委向老干部和民主党派负责人通报换届工作情况 下一条:当教授还是当官?这是个问题!

    本篇文章已被访问了:

    关闭

      

    沈阳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沈阳工业大学信息技术与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