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新,文法学院艺术设计讲师,主讲《广场设计》、《景观小品设计》、《立体构成》、《工业展示设计》、《建筑外观设计》。参与编写及参编教材多部,参与教学改革2项,主持并参与完成四项省部级课题。曾获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赛专业组优秀奖、辽宁省教育厅课件大赛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优秀论文一等奖、沈阳工业大学校教学优秀教师等荣誉。
如果哪天你不经意路过一间工大的教室,发现教室里的同学在不亦乐乎的用桌子、椅子、画板等摆出各种奇特的造型……请不必惊讶!这是文法学院杜新老师的课堂。她说,我要让课堂弥漫艺术创作的芬芳。
理论灌输早已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只有以实践为基础,以创作为引领,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艺术设计的教学效果。带着这样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杜新老师将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手段尽可能多地引入课堂。比如,杜新老师学习某大学“实验角”的成功案例,在课堂上随机给同学们分好小组,每一个小组都划分一块空地,同学们要利用教室里现有的素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团队合作,创作出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这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塑造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如何让教学变得更生动,更深刻,这是杜新老师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课题。“学生融不融入,配不配和,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教师引导的成功与否可能很大一部分要功夫在诗外。”深夜两点多入睡,已渐渐成为杜新老师的生活习惯,一杯咖啡、一盏台灯、一台电脑已经成为她多年的好伙伴。为了使自己所讲授的课程能够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杜新老师每天除了正常的备课,还要收集大量的时事新闻、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等,用这些同学们所为之感兴趣的事物来引导大家的学习。在一堂《建筑外观设计》中,杜新老师向大家展示了许多当下热播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中居室的图片,以此来展开她接下来所要讲授的内容。此外,杜新老师为了更好的将实践经验带到课堂,利用自己有限的休息时间,自费去一些富有文化色彩的地方观摩考察,为更加有效的教学积累更多有益的体验和感悟。
2001年,本科毕业的杜新,毅然的选择拿起粉笔,走上讲台,在这片广袤的舞台上,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追寻着自己儿时的梦想。小时候就十分热爱美术的杜新老师,也跟其他小朋友一样,每天奔波于画室之间。但正因为杜新老师对美术的那份发自心底的喜欢,成为了她一直坚持学习下去的源动力。毕业后选择做一名大学老师,杜新老师是有过仔细思量的。学习艺术最主要的是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应用于实践,而做一名老师,既可以将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传授给学生,又可以通过各种实践去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一路走来,从教十三年的她,一直兢兢业业,笃定踏实,没有丝毫的埋怨与后悔。
“把每一位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这是同学们对她最为真实的评价。教学上,她是“严师”。同学们觉得杜新是一位很严肃的老师,对同学们的要求十分严格。虽然课堂趣味十足,但到了留作业和考试的时候绝不会“心慈手软”。杜新老师会认认真真的批改好同学们的作业,并会要求不合格的同学重新完成。如果遇到时间不够用的情形,杜新老师会用微信逐一进行作业的批改与解答。生活中,她是“益母”。私下里,杜新老师是一位极具亲和力的老师,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在不断给予精神鼓励的同时,她还力所能及地给予他们日常生活用品和经济的资助。
“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话虽简陋,却蕴含着杜新老师作为一位人民教师的那种神圣责任!这也是她从教十三年以来最真实的印记。谈及自己的职业梦想,杜新老师希望,通过今后的不断努力,能够有一门属于自己的精品课!我们祝愿她早日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