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工大要闻头版头条综合新闻教学科研交流合作媒体工大工大“家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大要闻 > 正文

[师者之歌]——郎旭 :用心传递正能量

2014-07-09    学生记者:石煜倩    编辑:

  •   郎旭,中共党员,讲师,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公开发表省级以上期刊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省社科基金、省教育厅及省市社科联等立项课题6项,参与省市各级课题多项。 2012年,获首届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沈阳市第六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冠军及沈阳市第四届高校形势政策课大赛亚军,荣获“辽宁省思政课骨干教师”及“沈阳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楷模”,并被授予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
      “用心传递正能量,用情唱响好声音。”郎旭老师说,这应该是一个教师的基本职业遵循。尤其是作为一名马列老师,如何将乏味空洞的理论讲出彩,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是马列教师一生的挑战和追求。
      教学与时事热点相结合,实际与方法论相统一是郎旭老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大妙招。像‘屌丝’、‘文青’、‘高端大气上档次’等网络流行语,热点话题在郎旭老师的课堂上是随时可闻。去年11月11日,媒体、商家大肆炒作‘光棍节’,当天正好有郎旭老师的一堂课,这就为郎旭老师接下来的理论教学提供了一个新颖的事例。她从‘光棍节’的来源到这一社会现象背后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再到理论知识的嵌入,完美的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联系起来,从学生的兴趣开始,最终落实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介绍和理解上,通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敏感度,加大社会事例与课本的契合度,让知识传达得更明确,让课堂更活跃。
      马列课要真正达到“入耳、入脑、入心”,不潜心学习和研究是不可能的。郎旭老师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抽象的理论采用一些应用型案例和反思型案例,让教育在学生地喜闻乐见中实现。同时,郎旭老师还潜心研究教学方法、教学规律和教学艺术,广泛涉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演讲与口才等多方面的知识,以提高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做到思想性与生动性、可听性兼顾。
      “教学相长最重要,老师授业解惑,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榜样,学生反馈评价,一字一句都促进老师成长。”除了从每学期期末考评环节中获取学生对自己的评价,郎旭老师还在期末结课的时候开展‘你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的匿名活动,以此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这项活动中,朗讯老师收获了许多感动,比如有的学生感慨‘因为老师,我对文科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也有人觉得通过这门课让他爱上了原以为深奥枯燥的马列理论。这些朴实的话,让郎旭老师更深层次地领悟到了老师肩头的责任,激发她在教书育人这项事业中不断登攀。
      “现在的学生手机不离身,既然不能强行把他们从虚拟世界中拉出来,那就只能让自己融入到他们的交流方式中去。”郎旭老师在课堂妙语连珠,对学生亲切自然,在课后更是随和可亲,与学生亦师亦友。与学生做知心的朋友,通过友谊传递正能量,她认为这也是一种有益的育人方式。郎旭老师公开自己的联系方式,还为学生特别开设QQ号码“哲魔女”及微信,与学生在课后积极沟通,用当下流行的方式,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法,在交流互动中将正能量传播到学生中去。
      “立足讲台,站稳讲台,站好讲台”,是郎旭老师多年来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她说,科学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只有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也才能培养出一代代出彩的工大人。
     

  • 上一条:我校招生宣传与咨询工作结束 录取工作正式启动 下一条:我校被评为辽宁省第一批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学校

    本篇文章已被访问了:

    关闭

      

    沈阳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沈阳工业大学信息技术与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