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工大要闻头版头条综合新闻教学科研交流合作媒体工大工大“家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大要闻 > 正文

[师者之歌]——侯巧铭:“接地气”的老师

2014-06-10    学生记者:王云霞    编辑:

  •   侯巧铭,管理学院会计专业教师,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硕士研究生学历,主持省级项目两项,参与国家级项目两项、省部级项目十余项,获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四项,主编教材一部,发表EI论文一篇,获校青年教师授课大赛二等奖两项,连续三年评为校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连续两年评为校就业工作突出个人,2013年校优秀班导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课堂上并不出众的一个学生,也许课下就是叱咤校园的达人,不能仅从课堂表现判断一个学生。”干净利落的条文衬衫配休闲长裤,一副精致的无框眼镜,闪烁着智慧的目光,还有常挂嘴边的那句“听懂了吗”,这就是记者眼中侯巧铭老师的经典剪影。
      侯巧铭是一位奋斗在一线教学岗位十二年的骨干教师,2000级会计学专业的保送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有过两年的兼职辅导员工作经历。也许正是这段与学生共成长的难忘经历,让他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快更好的找到与学生的“共情点”,达到教学相长。同时,也让他深深的体味到只有把对学生的“爱”融入到工作中,才能做好教师工作,让学生最大程度受益。
      要在课堂上达到和学生“共情”,离不开和学生的交流和深入了解。所以每节课前,侯老师都会走下讲台,跟同学们交流生活,探讨学习。风趣幽默,平易近人的他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最接地气儿”的老师。“教学是教与学相结合,是教师与学生互动才能完成的过程,如果不理会学生的接受程度一味按自己的进度讲课,那是失败的教学。”“接地气儿”的侯老师正是善于把握“管理沟通”的奥秘,懂得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从而挥洒自如地掌控课堂。
      这学期侯老师教授的课程主要是大二会计和营销专业的统计学,这是一门充斥着枯燥数据和计算的课程。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侯老师随时随地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甚至开车时听到的一个新闻或数据,都可以变身为授课中的生动素材。他会定期跟踪财务部网站的信息,获取最新的专业内容。尽管如此“接地气儿”,但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却是不打折扣的。他希望同学们“一考即过,以考促能”,“把大脑当硬盘,而不是闪存”。他的课堂常常引人入胜,让同学们不光掌握知识点,更能够学会统计学中蕴涵的生活哲理,引领学生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使同学们从课程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领悟受益终生的生活真谛。
      当记者进入侯老师办公室时,正有几个学生围着老师探讨毕业设计中的困惑。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侯老师有一个很明显的口头禅“听懂了吗?”,每隔几句就会询问一次,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之后才会继续向下讲解。当记者提起这个问题时,侯老师笑笑说,也许这是做老师以来养成的习惯。在课堂上,他也会经常问同学们“你听明白了吗?”“我讲明白了吗?”,正是侯老师用心与同学们交流,从学生理解的角度教学,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有一次课前,习惯喝茶的侯老师拎着一杯白开水走进教室,竟有细心的学生主动拿出自己的茶叶送给老师,让侯老师大为感动。“学生回馈的一杯清茶,正是激发我做好教师的不竭动力。在那之后,侯老师更加注意自己平日里的着装和言行,要求学生做到的,他首先自己做到并做得更好,达到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效果。
      “有人说大学教师工作很轻松,除了上课所有的时间都在休息。其实我觉得恰恰相反,休息时间都是高校教师的工作时间,为了备课和科研熬夜到凌晨也是常有的事。”侯老师已有一个七岁的女儿。他对自己的课程,就像呵护自己的女儿成长一样。“素材、课件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当它成长到可以育人的阶段时,那就是水到渠成了。”侯老师觉得,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上进,有自己的教学风格,结合专业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这是侯巧铭老师始终不变的信念。                       

     


     

     

     


     

     

  • 上一条:乒乓话别离——毕业生与教职工乒乓球友谊赛举行 下一条:《沈阳日报》:最后一次党课

    本篇文章已被访问了:

    关闭

      

    沈阳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沈阳工业大学信息技术与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