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嘉,中共党员,副教授,文法学院艺术系教师。编写和参编教材5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篇,公开发表各类美术作品多幅。参与新校徽的设计并获得特殊贡献奖。曾获校教学改革成果奖一等奖,校课件大赛一等奖,辽宁省课件大赛三等奖,首届中国美术教师艺术作品年度装饰设计组优秀奖,本科教学评估建设工作先进个人等。
“我也要成为像我的老师们那样优秀的教师,给更多的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很小的时候,卢嘉老师就开始学画画。在这过程当中遇到了很多的好老师,他们不仅教会了她如何画画,也同时指引和照亮她的人生。卢老师说,“我从敬佩他们,喜欢他们,到想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的卢嘉面对诸多的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
初上讲台,她就找到了归属感,她觉得这就是属于她的人生舞台。卢老师说,“我喜欢讲台下那一双双简单真挚的眼睛,满含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老师的信任。”站在讲台上,把自己的知识通过耐心细致的讲解传授给学生,这一过程让她为之深深着迷。刚登上讲台,卢老师就为乡企的学生上课,同学们思维活跃,但十分敏感。卢老师要求他们十分严厉,有时候也怕自己把握不好分寸,自己感觉教学的压力比较大。好在同学们都很理解她的初衷,更难得的是度过了刚开始的一段磨合期后,大家开始渐渐喜欢上了她的授课方式。卢老师感慨地说:“讲台不好站,当老师不容易。但是有些同学至今见到还会提起当年我对他们的影响和帮助,我又感觉当老师也是非常幸福的。”
“同学们给了我满足感,成就感,幸福感,我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本领而无以为报。”一路走来,卢老师总是不忘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力求给学生们最合适的关怀与指导。卢老师说,从本学科来说,艺术设计从知识深度、理解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看是非常有难度的一门学科,它注重综合性的考察,充满感性、形象的艺术。学设计说到底其实就是一个思维拓展和捕捉的过程。它需要我们拥有很强的审美能力与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对精神上的追求层次很高。有许多问题自己理解起来简单,但真正去教授别人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就需要老师们课前认真的备课,用最简单明了易于同学们理解的方式去讲解。
“一个好的老师,一个不怕麻烦的老师才会一次次指出孩子们的不足,帮孩子们改正自己的错误。”卢老师认为,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职业责任感。只有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端正态度教学,才能有所收获。教师应该为学生起到很好的表率带头作用,不仅仅是课上教授知识才是教学,平时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也都应该小心、严谨地对待,做对学生、对自己心灵负责的好老师。除此之外,专业技能当然也十分重要,自身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向学生讲授。这就需要学习,平时没课的时候,卢老师总是尽可能的把时间都用来充实和提高自己,她说:“我们学习和阅读,是为了寻找到更好的自己。”
“设计理念来源于生活,作品灵魂归功于实践”。来自生活,勤于实践,这是卢老师在教学中一直坚持的创作设计理念。然而,很多同学一接到设计作业或任务,就在网上查找类似题材,以别人的作品为主体,自己略作处理和修改就变成了自己的创意。卢老师总是严厉的要求大家,这不是设计,这是“抄袭”。相反,对那些真正自己开动脑筋设计出来的学生作品,虽然很多略显“粗糙”,卢老师却总是给予鼓励和肯定。她说,只有自己动手,多动手,才可能设计出好的作品。
“看到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有所悟,有所得,就是我作为老师最大的快乐。”卢老师认为,教师的职责就在于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人生经验去引导发掘学生的特质,让他们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更真实的自我,为他们来日腾空万里插上飞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