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校长李英民宣读贺信

副校长李英民向“蛟龙号”试航员刘开周校友赠送锦旗

副校长李英民向“蛟龙号”实验控制部门部门长郭威校友赠送锦旗

校所相关人员合影留念
“我在沈阳工业大学度过了难忘的大学时光,非常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是母校为我开启了人生的航向……”中国“蛟龙号”试航员刘开周这样表达对母校质朴而浓厚的情感。
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顺利到达7020米深的海底,在世界载人深潜的榜首刻下了中国人的名字,这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作为参加“蛟龙号”7000米海试的主要参研单位,共有4名研究人员参加此次海试,其中有两位是我校毕业生。刘开周是“蛟龙号”控制系统的软件工程师,本次下潜试验的试航员,是我校99届自动化毕业生;郭威是此次试验的控制部门的部门长,为我校自动化专业93届毕业生。
“蛟龙号”深水7000米测试成功,消息传来,全国振奋,作为培养了刘开周、郭威的母校,我校师生更是倍感骄傲和自豪。为共同分享这份成功与喜悦,7月20日上午,副校长李英民组织相关部门去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专程看望慰问了两位校友。
自动化研究所非常热情的接待了李英民副校长一行。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副书记梁波,综合办主任周船,人教处处长孙雷,海试现场指挥部成员张艾群等出席了见面会。
梁波介绍了自动化研究所的有关情况,他说,该所有近八百名员工,其中有84名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该所有八个研究室,其中有两个室主任是工大的毕业生。所里工作人员大多是来自“985”、“211”重点院校的学生,只有沈阳工业大学是个例外。沈工大的学生作风扎实,实践能力强,他们为研究所的建设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所与沈阳工业大学在“水下机器人”方向有多年的合作研究。希望沈阳工业大学以后能继续为所里输送更多的毕业生,同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展开更深入的合作。
李英民副校长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宣读了学校给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贺信。他说,蛟龙号的成功创造了我国深海探潜的新记录,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沈阳工业大学的骄傲。希望贵所能继续为国家科技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能为我校毕业生成长提供更好的平台,并以校友为资源开展更实质的合作。
学生处长王哲曾担任刘开周两年的大学辅导员,他回忆了刘开周读大学的情景。他说,刘开周大学期间就是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年年能得奖学金。刘开周家境不好,经常通过做家教等方式补贴生活费用。在他身上体现了工大“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工大师生学习的榜样,他为有这样的学生而骄傲。
两位校友见到母校的领导和老师,都感到非常亲切和高兴。刘开周说,他好久没回母校了,一直听说新校区很漂亮,一定会抽时间回“家”看看。郭威则表示,老师们的培育一直记在心头,自己今日的成就都得益于母校的培养,自己一定会更加努力,不辜负母校的培育之恩。
学校还向两位校友赠送了“蛟龙探深海,母校增荣光”、“海试震国威,蛟龙扬盛名”的锦旗。校办副主任宋景城代表校友会为两位校友赠送了礼物。整个见面会充满了温情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