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高等教育质量三十条,提高学校研究生师资队伍水平,7月13日下午,学校在科学会堂召开了2012年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会。校领导郭明顺、李荣德、李英民出席会议,大会由副校长李三喜主持。
党委书记郭明顺在动员讲话中以一名研究生导师的身份,与大家交换了自己的看法并共勉。他指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校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很多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学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要建设一支高质量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他强调,研究生教育应当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导师应该根据科学发现的规律,在各个环节加以指导。作为导师,不仅要做“经师”教书,更要做“人师”育人。既教学生做事,又教学生做人,还要引导他们养成科学精神,更要教育他们严守学术道德,学会团队合作,要对得起学生在学位论文结尾的每一句感谢。他希望并要求,一是导师要教好书、育好人,重视研究生的品德教育和日常管理;二是导师要致力于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不断培养探索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三是导师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严守学术道德。虽然研究生教育的很多理念和要求还处在“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境遇。但是有“向往”和无“向往”却大不相同,所有导师都应该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竭心尽力。
研究生学院院长刘艳秋就专业学位的内涵理解和发展状况、专业学位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区别、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差别以及我校统招工程硕士的培养要求向大会作了报告。机械学院陈长征教授作为导师代表发言,讲述了自己的导师心得和对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认识。
最后,校长李荣德应邀为大会作了《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的主题报告。李校长结合PPT向与会人员详细阐述了相关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名词的定义和内涵、科技工作者应该遵循的学术规范、学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等内容。他还以问题与讨论、案例分析的形式向大家深刻展现了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与恶劣影响。他指出,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在急功近利思潮和浮躁心态的影响下,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学术道德失范普遍存在,给国家和团队声誉带来恶劣影响,其个人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高校教师来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他强调,学术诚信是学者的道德底线,学术规范是学者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希望全体师生崇真务实,洁身自爱,守住道德底线、遵循行为准则、反对学术不端、抵制学术腐败,把学校建设成为社会的道德高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体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研究生教学秘书,部分研究生(含博士)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