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文件要求,提高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工程实训中心通过系统设计实践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为我校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开设了5门实践课程和1门公共选修课,顺利完成700余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任务。
聚焦产业需求依托我校工程类优势学科,面向辽宁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具备扎实系统专业基础、较强实践能力、较高职业素养的实践创新型人才。工程实训中心组织授课教师进行全面调研、多轮研讨和反复论证,最终确定涵盖机械、材料、电气、信息、人工智能、软件等专业典型工业场景案例的实践课程。从课程大纲的制定到教学环节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考量,确保所开设的实践课程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前沿的技术和实用的技能。
课程聚焦学生综合实践素质、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职业发展潜力。学校依托工程实训中心平台,根据专硕专业特点,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数控加工、增材制造、工业自动化控制等方向与产业实际需求,紧密围绕专业核心技能设置实践模块教学内容。积极采用案例教学、真实情境实践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打造多元化的实践场景。
实践反哺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不仅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在实践环节充分验证,更在硕士论文研究中学以致用。工艺的改进、控制程序的优化、算法的验证等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均在实践环节中找到了解决方法并得到验证。
实践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工程实践机会,也为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未来学校将持续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为培养更多适应产业升级需求的高素质工程人才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