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工大要闻头版头条综合新闻教学科研交流合作媒体工大工大“家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工大 > 正文

【中国新闻网】沈阳工业大学:沈阳一高校利用“赛事+展览+实训”模式 提升学生竞争力

2023-06-03    中国新闻网    编辑:朱彤

  • 【解说】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即将到来。经过多年耕读,学子们即将踏出校园。如何让毕业生快速的走进社会融入工作岗位,成为不少人关注的焦点。近日,记者走进沈阳工业大学。在这里,学校通过赛事、实践、展览等一套完整机制帮助不少同学早早签约名企。

    【解说】来自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的作品“大内总管”家居机器人和互联网+大赛辽宁省银奖作品高层建筑玻璃幕墙清洁蜘蛛侠正在沈阳工业大学校园内举办的“掌科技之舵,扬创新之帆”——第十八届校园学术科技节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成果展上展出。这场创新成果展除了展示同学们参与的创新科技成果外,更是别有一番寓意。

    【同期】沈阳工业大学团委副书记 陈文波

    通过这个展,我们想吸引更多的在校学生,能够参与到科技工作中来,能够培养这种科技科研的兴趣,然后让更多的人,能够从事到科技比赛,对他今后的就业和人生的发展能够起到有益的作用。

    【解说】记者了解到沈阳工业大学的参赛团队指导教授们往往选择放权于同学们,全程辅助,并积极联络行业领军企业提供意见,让同学们的作品在赛事框架内,更符合市场行业需求,将参赛过程模拟成实际科创团队的攻坚过程。

    【同期】沈阳工业大学机械设计专业副教授 汤赫男

    对于工科,新工科新要求,那么现在的专业人才,更偏重的是这种对于前沿科技的了解,能够独立去完成科研工作的一个实际的应用能力。所以我们也是希望通过比赛,提前对他们这种整个的设计过程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还有创业精神的培养,进行一个提前的演练。

    【解说】由于高度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这让沈阳工业大学的参赛小组所面临的挫折成倍增长。为了避免同学们的积极性遭到打击,学校设立多层奖励制度,为这些刚上科创“战场”的“新兵”打气加油,并且分门别类,不让任何一名勇于挑战的同学被落下。

    【同期】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实训中心副主任教授 孙凤

    现在我们工程实训中心,实际上是对所有创新的学生是开放的。这种开放是晚上他们有的时候就在这做调试,做这个写程序等等。他们有的时候是通宵在做这个事的。那么在突破瓶颈的过程当中,当然有些同学会有受到挫折。这个我们继续鼓励他们,给他们一些支持,从技术上,从思路上,从一些这种各方面的吧,对他们做一些支持。这些创新比赛,都和同学们的奖学金制度是挂钩的。

    【解说】除了赛事,沈阳工业大学还积极联络社会各类项目,与社会各界联合,为还没毕业的学生们提供真实的创新机会。不久前,有同学就接到沈阳市苏家屯区抛出的橄榄枝。

    【同期】共青团苏家屯区委副书记 陈相儒

    虽然说我们不可能说,把孩子们设计的元素百分百的放到街区里面,但是一定会在街区,有一些他们设计的东西的展现,也让孩子们呢,青年朋友在这个街区里面,能感觉到更多的归属感和一种使命感。

    【解说】通过这套比赛、实践、展览的组合,积极参与的同学都到了实惠,即将毕业的葛尘就是一名受益者,早在2022年大四上半学期时他就已经签约央企。

    【同期】沈阳工业大学学生葛尘

    它(培养模式)锻炼的是我们个人的品质,我认为。它把我们综合素质都整体提升了一下。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认识了很多的朋友,包括老师对我的一些指导和建议,都对我未来的人生有一定的启发和影响。然后老师就是处理的方式,我认为非常适用于大学生的。然后就是不是一种硬性的管理模式。

    禹瑞斋 王翕瞳 沈阳报道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年6月2日

    相关链接: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sp/10018452.shtml

  • 上一条:【人民网】沈阳:将优秀设计融入青年友好型街区 实现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 下一条:【辽宁日报】贾玉明:全面把握“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篇文章已被访问了:

    关闭

      

    沈阳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沈阳工业大学信息技术与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