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等联合批复建设30个重点领域第一批国际标准化创新团队,我校作为智能制造领域唯一建设单位成功获批。此次批复的28家单位中,全国仅有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和沈阳工业大学5所高校入选,同时学校也是东北区域唯一获批建设单位。
根据《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标准化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的发展目标,国际标准化创新团队可直接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交国际标准提案,优先支持创新团队成员承担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主席、秘书长、召集人等职务,优先支持创新团队依托单位承担国内技术对口单位。我校国际标准化创新团队依托学校14个科技创新重点攻关方向之一的“人工智能”,立足于辽宁省22个产业集群中的“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和“信息技术服务”,聚焦智能制造领域前沿、关键和核心技术,制定智能制造领域核心国际标准推进路线图,培养和汇聚30-50名“懂规则、善协调、技术强、外语好”国际标准化领军人才,并加强国家科技计划与国际标准化工作联动,形成创新合力,共同推进相关领域国际标准研制。
未来,沈阳工业大学国际标准化创新团队将基于前期牵头发布的工业互联网系统架构、工业测控设备与系统可靠性、时间敏感宽带现场总线等国际标准化基础,以工厂自动化向感知-计算-通信-控制智能化发展为建设主线,致力于突破通用要求、协议栈、测试规范、安全规范、应用规范方面的3-5项国际标准提案,完成《基于时间敏感技术的工厂自动化远距离传输通信规范》国际标准的研制,增强自主可控能力,减少跨国技术风险,筑牢国际认可度和标准话语权。